当前,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趋势总体向好,但同时也面临着全球疫情走势影响的不确定性,挑战与机遇并存。以“布局谋新篇,创新铸未来”为主题,由中国铸造协会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暨第六届全国铸造行业创新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会议期间,安排了精彩的专家报告、企业家对话、以及9个技术专题分论坛,千余名代表热情参与了大会。
上午的年会由中国铸造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志勇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丁文江带来《高强韧轻合金材料与铸造技术进展及其在汽车结构中的应用》报告。
报告指出,新能源汽车对大型一体化车身结构件的需求不断提升,而采用这种大型一体化车身结构件可以将原本数十个,甚至几十个车身零件骤减至1-2个零件,从而极大地提高汽车的轻量化效果,显著降低零件生产工序、周期、成本等。对于大型一体化压铸车身结构件而言,非热处理合金材料的开发及应用是其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报告基于团队前期非热处理型高强韧压铸轻合金材料及其应用开发相关技术积累,介绍上海交通大学研发的300MPa、400MPa级非热处理压铸铝合金、高强韧压铸镁合金材料的开发以及在乘用车、商用车等多款汽车零部件中的批量化应用情况。
经济日报出版社社长兼《中国经济评论》杂志总编韩文高作《宏观经济分析与中央政策解读》报告,主要围绕以下四点进行了阐述:
2021年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对中国经济几个热点问题的看法;
美国对华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十四五规划及今年重点任务解读。
下午的年会由中国铸造协会执行副会长范琦主持。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斌做了《机械工业当前经济形势及“十四五”重点任务》报告,2021年以来,随着我国防控新冠疫情的逐步好转,机械工业需求市场继续恢复、运行环境不断改善,行业生产延续了上年回稳向好的走势,一季度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回升,企业信心进一步增强。要辩证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随着财政、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外贸市场不确定性较大,同时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等,这些都为行业平稳运行带来新的压力。
“十四五”期间,机械工业应坚持系统观念,抢抓“国内大循环”机遇,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把新发展理念贯穿行业发展全过程,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畅通国内大循环;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董事长、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铸造协会名誉会长彭凡带来了《启程新发展阶段,推进铸造业高质量发展》报告。
当今中国面临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国家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国家发布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将创新和制造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这对制造业的发展是极大利好。本报告将结合十四五规划及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制造业的相关论述,为您剖析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业及铸造业当前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未来铸造业发展领域、发展方向及重点工作。
中国铸造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志勇做《2020年行业数据及铸造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报告。
报告中发布了2020年中国铸件产量及进出口数据,并全面总结铸造行业“十三五”发展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行业“十四五”的发展趋势,提出未来五年铸造行业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及需重点发展的主要任务。
企业家论坛是每届年会的经典节目,今年企业家论坛主题是“铸造强、制造强、中国强”。大会邀请到了行业骨干企业家作专场讨论,就当前行业、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热点、焦点、难点等共性问题深入讨论、畅所欲言,分享各自企业发展过程中在企业管理、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市场开发等成功经验,发挥榜样力量和行业引领作用,促进全行业转型升级、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中国铸造强国梦。
企业家论坛由中国铸造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宋量主持,邀请到的嘉宾有:
安徽应流集团董事长、中铸协副监事长 杜应流;
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中铸协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祝建勋;
吉林省铸造协会会长、一汽铸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金豹;
重庆大江美利信压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中铸协压铸分会轮值理事长 余亚军;
力劲集团创始人、中铸协常务理事 刘相尚;
苏州明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中铸协铸造装备分会轮值理事长 丘壑;
保定维尔铸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铸协铸造装备分会副理事长 肖忠庶。
年会第一天内容丰富、意义深远,代表们收获颇丰,纷纷表示期待第二天的9个技术专题分会场,会议在代表们意犹未尽的交流中暂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