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2-13日,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4)在浙江省嘉兴市召开了《铸造铝合金 半固态流变形成工艺规范》和《熔模铸造 硅溶胶快速制壳工艺规范》两项国家标准起草工作会议。两项国家标准是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产生的科研成果,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9年12月31日下达的2019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国标委发[2019]40号文件)。《铸造铝合金 半固态流变形成工艺规范》项目计划编号:20194144-T-469,负责起草单位: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熔模铸造 硅溶胶快速制壳工艺规范》项目计划编号:20194145-T-469,负责起草单位: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本次会议共有来自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北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北京百慕航材高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将乐)半固态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东风(十堰)有色铸件有限公司、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有限公司、合肥南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安徽万冠铸造有限公司、承德荣茂铸钢有限公司、浙江宇达化工有限公司、浙江万丰摩轮有限公司、东营嘉扬精密金属有限公司、苏州泰尔航空材料有限公司、江苏联兴成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珠海市润星泰电器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三明市金圣特种钢有限公司、山东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青岛新诺科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宇远新材料有限公司、辉煌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35家单位的43位代表参加了标准起草工作讨论。
《铸造铝合金 半固态流变形成工艺规范》规定了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铝合金的熔炼设备与熔炼工具、熔体制备配料及熔化、除气净化处理、变质处理、熔体炉前检验要求、半固态浆料制备、流变成形和热处理、铝合金的化学成分、熔体质量炉前检验、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铸造铝合金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工艺。
《熔模铸造 硅溶胶快速制壳工艺规范》规定了熔模铸造硅溶胶快速制壳所用原辅材料,快速制壳工艺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熔模铸造硅溶胶快速制壳原辅材料的选择、工艺制定与过程管理。
普通硅溶胶型壳的湿强度低,干燥时间久、制壳周期长。采用快干硅溶胶型壳,将制壳工艺周期从原来的5-7天缩短到1-2天。快干硅溶胶型壳,不但有较高的湿强度、高温强度,而且模壳的残留强度较低、容易脱壳,还可以改善模壳的透气性,整体提高铸件产品的质量。因此,采用快干硅溶胶做粘结剂,能够有效改善型壳的脱壳性能。采用快干硅溶胶做粘结剂,能够有效改善型壳脱壳性能、缩短制壳周期。采用快干硅溶胶作为粘结剂,是今后改善硅溶胶型壳精密铸造脱壳性能的技术方向和发展趋势。
标准起草工作组将按照会议提出的修改意见,补充完善标准草案,充实标准编制说明。尽快形成标准送审稿,计划2020年年底前将组织专家对该两项标准进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