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铸造毛坯在内的前端生产环节的产能已经恢复85%。”昨天,“日月重工”负责人说,作为首批开工企业之一,企业持续不断安排员工到岗,目前在岗员工1200名,约占企业总用工数的80%。
用工难是当下企业有序复工复产面临的首要矛盾,广大鄞企全方位挖掘现有产能,有多少员工就开足多少马力,积极破解难到岗、难招人的共性问题。截至本月19日,全区电力复工指数为58.43,较上一日增加12.63个点,其中工业用户电力指数较上日增加13.67点;镇街与上一日相比,电力复工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用电量是产能恢复的晴雨表,复工企业用电量增长趋快,表明企业产能正在加速恢复。”区发改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一线工人未能全部到岗,管理层下车间顶上,这是宁波精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应急“打法”。49名中层管理人员全部下沉车间,和工人一起操作生产线。“通过联系老员工、对接人力资源机构等办法,相信后续员工到岗率会快速提升。”公司负责人说。宁波华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节后复工第9天,企业有百余名员工到岗,虽然到岗率只有50%,但已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排产、生产,产品种类40多个。
更有鄞企以智造方式破解人力资源掣肘。在位于东吴镇的宁波天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数字车间的机器人与员工并驾齐驱。据企业负责人介绍,50台机器人能替代70至80名员工,后期还将上线视觉检测机器人。
作为制造重镇,东吴镇通过政企合力、龙头企业带动等有效之举,下好有序复工复产先手,赢得复苏主动权。目前,全镇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员工到岗率70%,产能恢复程度达到65%。
复工多日,位于姜山(鄞州工业园区)的“东睦新材料”到岗员工人数每天增加,产能恢复80%,预计下周到岗员工达到80%左右,产能将进一步提升。“奥克斯”“博格华纳”“一舟”等企业对工业经济拉动有力。截至目前,姜山(鄞州工业园区)已有203家规上企业复工,规下企业复工过半。
此外,我区大批软件企业,如“宝略科技”“文谷软件”等,也通过线上开工、远程会议、居家研发办公新模式实现高复工率。
来自区经信局的数据表明,截至前天,全区规上企业实际复产率77%,产能利用率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