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News

孟津县五项措施强化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

Source:
2019-11-05

进入秋冬季以来,孟津县完善机制建设,细化行业治理,采取五项措施强化大气污染防治。

一是建立研判防控机制。

跨行业、跨部门建立“环保+”防控、执法机制,压实责任、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环保+气象”预警机制。县气象部门及时发布重要气象信息12期,为污染管控提供气象参考,参与、配合大气污染防治。县攻坚办根据气象条件、监测数据,发布防控指令,环保、市政(城管)、住建等部门,按各自职责落实行业管控措施“环保+专家”服务机制。牵手省市专家组,参加“千名专家进百县帮万企”服务活动,落实“企业服务日”制度,鼓励、引导企业与专家对接,借助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新上项目环评、环保管家、工业污染治理、企业转型发展等环保咨询服务;“环保+公安”执法机制。按照2019年《洛阳市持续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联合行动实施方案》和《洛阳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方案》,建立、完善环保、公安联合执法机制,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企业、个人,及时移交公安机关。目前已立案51起,移交公安部门6起,查封扣押6家,有力的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二是推进重点治理项目。

按省市部署、要求,推进非电行业、工业窑炉、锅炉、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铸造等六类工业企业深度治理,目前已完成60家企业的治理任务。在排查摸底的基础上,定方案,严标准、打硬仗,完成5家砖瓦企业治理。实施污染源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用电预警设施建设,120多家企业安装在线监测、监控设施,110家企业安装用电预警监控,环保“技防”再升级,企业“小动作”无处遁形。


三是开展移动源污染治理。

县公安、交通、环保部门抽调执法、技术人员在平乐超限站开展检测、检查,目前,共检查重型运输车4236辆,检测合格4108辆,不合格128辆,均依法处罚,以罚促治。全面提升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水平和基础能力,购置设备、派出人员,开展柴油货车入户检测工作,扩大检测、治理覆盖面,截至10月中旬,共检测50辆。分镇区对叉车、挖掘机、装载机等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信息采集、尾气检测、环保标识粘贴、北斗定位监控装置的安装、号牌发放等工作,目前已完成登记109台。


四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县环保、市场监督、城市管理(市政)等部门及各镇密切配合,根据空气质量数据变化,加大对重点区域、工业企业、散乱污、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燃煤散烧的排查、检查力度,着力发现、查处突出环境问题。目前已出动日检查、夜巡查人员780余人(次),现场检查工业企业400余家、施工工地30个(次)、散乱污10余家、餐饮店30多家,编发攻坚战报30期,转办环境问题49个,已全部整改到位。 五是重视环保问题整改。县攻坚办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镇区、部门责任,加强综合调度,持续强化县级环保督查、督办,重视整改效果。对交办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书面报送整改材料,督查组对重点问题进行实地暗访、查验,促减排、防控措施落实。9月份以来,下发《交办通知》21期,向相关镇(区)、县直单位交办扬尘防控、企业污染、垃圾堆放、焚烧杂物等环保问题37个,媒体曝光重点问题15个,已全部整改到位。

Edit:洛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