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10月30日,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2019中国铸造活动周开幕式之后进行了大会报告、“国际先进铸造技术论坛”、“铸造管理大讲堂”、“消失模与V 法铸造分论坛暨第十四届消失模与V 法铸造学术年会”上半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铸造技术论坛”。
李培根院士、姜启川教授和张晓林专家作了大会报告。
2019中国铸造活动周大会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作了题为《数据-物理-系统》的报告,从数据驱动、建模与仿真、整体联系3个方面结合众多国际知名企业成功案例作了详细讲解;介绍了大数据管理的必要性、模拟仿真应用的可行性、利用全局系统观念去重新认识和改进传统制造业的重要性。最后希望这些创新应用对铸造业发展有所启发。
李培根院士作报告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姜启川教授作了题为《微/纳米晶种对铸造合金组织构型调控和性能的影响》的报告,介绍了微/纳米晶种影响铸铁、铸造高、低合金钢、铸造铝合金、铸造高温合金等铸造合金凝固过程中的枝晶形核与生长。通过有效调控组织构型可明显改善铸造合金的强塑性,为研究微/纳米晶种调控铸造合金凝固组织构型机制与技术及应用提供了实验参考。
姜启川作报告
国家环保总局专家组成员、国家安监总局专家组成员张晓林作了题为《中美贸易战给我们带来的思考》的报告,从中美贸易战始末、四次工业革命、中国战略发展目标等方面详细解读并指出:历史上每一阶段中国成为世界强国时,GDP总量排名世界第一,同期对应的立法也极为严苛。当今中美贸易战又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必须通过立法来保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张晓林作报告
国际先进铸造技术论坛
为加强各国先进铸造技术及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成果的学术与技术交流,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助推中国铸造活动周的国际化程度,2019中国铸造活动周期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联合迈格码(苏州)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举办了“国际先进铸造技术”论坛,邀请了6位来自国外的专家学者做交流报告,介绍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10月30日下午2点会议正式开始,此次会议期间,现场设置了同声传译。
应达集团Graham Cooper作了题为《感应电炉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及检测系统》的报告,介绍了应达公司最新的iSense熔化设备数据形象化系统、MM300熔化设备控制及管理系统、炉体检测及控制系统、ARMSTM自动化熔化工部、EMMLD炉体线圈保护及检测系统和应达公司最新的IRIS激光炉衬图像检测系统。
迈格码(苏州)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Mathieu Weber作了题为《感应电炉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及检测系统》的报告,MAGMASOFT自主优化正在用虚拟实验设计和优化来取代传统的铸造工艺模拟,从而有效的支持铸件设计和样件生产前的工艺优化评估。这是铸造行业的数字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
维苏威铸造科技(江苏)有限公司陈文辉作了题为《HOLLOTEX无氧浇注系统在大型铸钢件上的应用》的报告,HOLLOTEX无氧浇注系统的开发是为了保护熔融金属流,减少与空气的接触以及铸造过程中双层氧化膜的形成。新的无氧浇注系统能满足铸造厂内环境与健康保护要求,安全、省时、灵活。
德国欧区爱化工有限公司全球产品管理总监Ion Bacanu作了题为《无机粘结剂技术在铸铁件中的应用及Cordis树脂工艺》的报告,无机粘合剂(IOB)技术制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德国汽车行业的铸铝厂。在铝铸件无机型芯制造技术已经成熟的同时,铸铁件的批量生产面临的挑战仍亟待解决。HA集团和Brembo的一个联合项目能解决此问题。
山东开泰集团董事会主席贝尔图.尤尼拉作了题为《铸件绿色清理的现状及新工艺新技术》的报告,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铸件清理的现状,从环保和绿色发展角度阐述了各种铸件清理技术如抛喷丸清理和激光清理等的优势和缺点;针对不同尺寸和形状铸件的清理需求,重点介绍铸件绿色清理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包括磨料的选择、清理工艺方案制定、清理设备选型等。
日本铸造服务株式会社技术开发部部长安田敬司作了题为《研究自应性热分析系统ATAS MATSTRA 对铸铁熔炼过程的物联网连控及应用实例》的报告, 优化石墨球化处理、孕育处理。建立数据库系统,将生产过程中包括化学成分、热分析结果、温度,石墨球化处理、孕育处理的所有数据进行一元化管理,可实现作业现场的数据化,减轻人为错误,进行数据追踪。
铸造管理大讲堂
铸造企业要生存、要发展,除了适应外部市场环境还要提高自身竞争力。2019中国铸造活动周分论坛“铸造管理大讲堂”10月30日下午2点开始进行,特邀生态资源部专家、华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晓林和泊头中佳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忠主讲,详细解读铸造企业的经营管理,为铸造企业的发展提供问题解决思路。
张晓林作了题为《 体系管理的目的是提升企业的经营活力》的报告,通过国际管理体系标准详细解读,从企业实际出发,对企业内部的相应配套改革加以讨论。企业应从自身改革开始,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从而尽快提升竞争力,适应新的市场发展要求。
李国忠作了题为《 铸造新产品开发的原价管理》的报告,他提出:铸造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高质量发展”。做好成本管理工作是高质量、高效率、零浪费生产最佳保证。铸造企业要从源头控制成本、控制质量、达到经营管理目标。
消失模与V 法铸造分论坛暨第十四届
消失模与V 法铸造学术年会
为了提高我国消失模与V法铸造的学术水平,全面交流消失模与V法铸造的成功经验,10月30日,2019中国铸造活动周期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举办了“消失模与V法铸造分论坛暨第十四届消失模与V法铸造学术年会”,邀请了14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专题交流报告。今天共有7位报告人做了精彩演讲,明天上午另外7位报告人将继续做精彩演讲。
华中科技大学樊自田教授作了题为《消失模铸造发展现状及新技术研究进展》的报告,分析了消失模铸造技术的特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消失模铸造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着重介绍了几种特种消失模铸造新技术。
芜湖鸿鹄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达义作了题为《消失模铸造发展现状及新技术研究进展》的报告,介绍了MES系统在汽车覆盖件模具铸造企业的应用,提出了传统铸造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的思路和方向。并通过建立多系统的数据融合平台,实现了人、机、料、法、测的互联互通,产品档案精准可追溯。
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利文作了题为《消失模铸造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的报告,旨在开发出综合性能优异的涂料。通过测试不同耐火骨料配比下的涂料性能,分别确定了适用于各合金的耐火骨料,并优化了耐火辅料配比,并对最优比涂层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廖敦明教授作了题为《虚实结合的消失模铸造教学与培训系统》的报告,针对当前消失模铸造单纯虚拟和真实环境教学及培训的弊端,引入“虚实结合”的实训模式,提出了一种组件化设备的方法,开发了虚实结合的消失模铸造教学与培训系统。
安徽应流集团霍山铸造有限公司张传书作了题为《大型船舶关键铸件铸造技术》的报告,采用底注式浇注系统、蛇形直浇道、在横浇道上放置过滤片等工艺方案,并采用MAGMASOFT 铸造仿真软件对工艺方案进行充型、凝固和应力模拟优化铸造工艺方案,可提高大型船舶铸件的内部质量和外观质量。
三门峡阳光铸材有限公司周德钢作了题为《消失模铸造液-固复合镁/铝双金属铸件制备技术》的报告,结合实例介绍了V法铸造的工艺特点,同时指出随着原材料性能的提升、设备的改进完善、工艺手段的不断完备将会带动整个V法铸造行业的进步。
武汉圣熔铸造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工曹冲作了题为《视觉识别技术在消失模白模粘接中的应用与探索》的报告,传统泡沫涂胶往往对白模的尺寸、外观质量要求比较高,对于复杂件的涂胶,依靠人工去确定涂胶轨迹太困难;视觉识别可以解决编程的困难,通过在线巡边功能,根据不同批次的白模,可能自动去调整合适的涂胶轨迹,提高白模的粘接质量。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铸造技术论坛
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以及5G牌照的颁发,数字化转型必将解决铸造行业整体粗放发展,效率低、能耗高、排放多等突出问题。铸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铸造行业提高整体水平、铸造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10月30日,2019中国铸造活动周期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型与模具技术国家点实验室举办“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铸造技术论坛”,围绕“”智能铸造、数值模拟、数字化工厂等当前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来自国内外的9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演讲。
大连理工大学王同敏教授作了题为《层状铝合金复合材料连铸坯凝固过程模型化及界面质量控制》的报告,选取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工业生产中常用的3系和4系铝合金为典型,以不同形状的铝合金层状复合材料为对象,针对连续铸造过程中复合界面的控制问题以及复层铸坯的成型问题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为铝合金层状复合材料直冷连续铸造制备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研究思路。
西安航天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杨欢庆作了题为《航天液体动力高性能复杂铸件铸造CAD/CAE技术应用》的报告,从航天液体动力结构特点出发,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了高性能复杂铸件铸造充型过程数值模拟、凝固过程数值模拟、显微疏松数值模拟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铸锻厂高级工程师解明国作了题为《铁合金消失模铸造气隙形貌动态演变及数值模拟研究》的报告,对铁合金干砂负压消失模铸造气隙形貌动态演变过程进行基础性研究,以探明其充型缺陷形成机理及提高数值模拟准确度。
北京百慕航材高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崔新鹏作了题为《钛合金仿真模拟及绿色数字化铸造》的报告,介绍了其公司在钛合金精密铸造模拟仿真的开发过程及应用成果,构建了蜡模制备、熔炼浇注、焊接等工艺的模拟仿真方法。还介绍了华铸ERP系统在工厂生产中应用,分享绿色数字化精密铸造的发展思路。
华中科技大学殷亚军博士作了题为《华铸CAE新进展及其应用》的报告,研究了基于GPU的铸造过程温度场的并行计算技术,提出了基于GPU求解差分方程的一般方法。自主开发了热物性参数变物性模块,可实现凝固过程精确模拟计算,提高铸造凝固过程模拟仿真的准确性,为缺陷预测和工艺优化提供了必要保证。
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主任孟祥炜作了题为《航天运载器轻质结构件铸造及数字化管理实践》的报告,介绍了航天运载器对轻质合金铸造的需求及技术现状,分析了未来航天装备发展对轻质合金铸造的影响。针对轻质合金铸造生产管控的差距以及航天产品单件小批量的特点,提出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对生产、技术、质量、成本等进行有效管控。
一汽铸造有限公司无锡分公司高级工程师李连杰作了题为《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生产线数字化质量管理与诊断》的报告,结合近几年在工艺、车间现场生产、质量等方面进行的数字化信息化探索与实践案例,给出了典型的铸件炉包箱次废品分析应用案例。
安徽科大智能物联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伟作了题为《基于工序数据驱动的铸造车间智能物流系统解决方案》的报告, 针对铸造行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需求和趋势,提出了基于工序的数字化铸造车间智能物流系统解决方案。系统所具备的功能可以实现生产工艺的自动化,方便决策人对生产实现进行宏观调控,满足生产需求。
华中科技大学计效园讲师作了题为《“华铸1+N”数字化铸造创新平台2.0构建及应用》的报告,构建研制了“华铸1+N”数字化铸造创新平台2.0:以华铸EMPS集成化系统为“1”,代替原来简单的ERP系统,与其他“N”个软硬件系统进行集成互联;并论述了该2.0平台在某一有色合金特种铸造——航空钛合金精密铸造企业的良好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