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及铸造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共同承办的“2019 中国铸造活动周”将以“绿色•智能•集智•融合”为主题,于10月28-31日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湖北•武汉)举办,设多个分技术论坛。
2019世界铸造组织造型材料及工艺国际论坛,2019中国铸造工业展也将同期同地举办。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2019中国铸造活动周及相关活动。
为加强铝、镁、钛及高温合金材料及其先进铸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学术交流,成果展示,促进国内优质资源的集聚与协同创新,2019中国铸造活动周期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举办“航空航天关键铸件先进制造技术”论坛,邀请行业知名专家,针对航空航天关键铸件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新材料研发与应用、精确成形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助推我国航空航天制造水平的持续提升。
航空航天关键铸件先进铸造技术论坛
时间:10月29日 9:30-18:00
地点:光谷会展中心三楼会议室3-3、3-4
承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
● 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近净形铸造
报告人:杨锐 钛合金研究部主任
单位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摘要:对于β凝固合金而言,添加B并形成颗粒状或短棒状硼化物可以有效阻止晶粒长大,实现上述目标。但若硼化物呈弯曲长条状,则限制晶粒长大的作用有限,且构件服役过程中条带状硼化物有可能成为裂纹源。我们针对两个具有重要工业应用背景的TiAl合金中弯曲长条状硼化物的形成条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 钛铝合金球形粉末制备板材轧制及电子束增材制造技术
报告人:陈玉勇 教授
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
摘要:研究了两种新型的TiAl制备方法。首先利用惰性气体雾化法制备出低含氧量、高球形度的TiAl金属间化合物粉末,随后用粉末冶金和包套轧制的方法制备出了高性能的TiAl金属间化合物板材,板材表现出了优异的室温塑性。其次研究了TiAl合金电子束增材制造的成形特点。重点研究了缺陷、工艺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铝烧损量和组织之间的对应关系,系统总结了TiAl金属间化合物电子束增材制造的缺陷成形机理和成分控制方法。并对未来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航空航天用铸造钛合金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报告人:丁贤飞 工艺部部长
单位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摘要:在现代航空航天领域,为提高飞行器的性能,尽可能采用整体构件,且98%以上钛合金铸造结构件均采用熔模精密铸造技术。本文综述了目前航空航天领域铸造钛合金材料及其铸造技术,介绍了航空航天用钛合金典型复杂结构件精密铸造技术及其发展现状,同时从产业化发展角度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 航天装备对钛合金铸造技术的需求和应用现状
报告人: 焦海峰 铸锻分厂厂长
单位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摘要:航天领域的钛合金铸造技术不再是传统的石墨型和熔模精密铸造,将融合铸造模拟仿真技术和增材制造技术的优势,采取复合式发展的道路,以提高其整体精铸水平和生产效率。为适应航天装备技术的发展,需要发展满足自身需求的铸造高温钛合金,以解决高温条件下短时、大应力载荷服役问题,同时对低成本钛合金铸造技术的发展有迫切需求。
● 钛合金石墨型铸造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报告人:赵军 副总工程师
单位 :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
摘要:几十年来,尽管熔模铸造等其它成形技术快速兴起并获得重大发展,石墨型铸造技术不仅未被淘汰,反而由于其各项优良特性,获得国内外钛合金铸造工作者的大量关注,并不断获得改进、提高和推广,尤其在大型钛合金铸造方面,其技术灵活性和成本优势是其它工艺方法无可比拟的。报告从石墨型铸造的材料、工艺和制备方法等方面,重点介绍了其发展历程、国内外最新进展和典型应用等,探讨了石墨型铸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潜力。
● 航天飞行器承力结构铝镁合金铸件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报告人: 闫路 主任设计师
单位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
摘要:随着航天器研制的不断深入,高强、低成本、易维护的铝、镁合金铸件,因其比强度高、易整体成型和加工工艺流程短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天飞行器的承力结构。本报告从铝镁合金铸件结构产品的应用范围、性能、耐温等级、加工成型、功能设计等方面,介绍了铸造铝镁合金结构产品在航天飞行器上近二十年的应用发展历程,提出了铝、镁合金铸件产品的研制需求,为后续航天飞行器铝镁合金铸件的发展提供借鉴。
● 铸造铝合金在舰船装备中的应用与分析
报告人: 陈延炜 主任研究员
单位 :中船重工713所第四研究室
摘要:主要介绍了国内外舰载武器装备中应用铝合金铸造技术的基本情况,包括产品应用类型、典型工艺特点及适用范围等;文中结合多型产品的研制、生产经验和故障归零情况,对砂型铸造高强铝合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提高铸造质量方法提出了建议;最后,文章又面向海军装备未来发展的需求,就高强铝合金铸造技术在舰载武器装备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需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 高强度镁合金大型航天舱体铸件本体性能优化
报告人:肖旅 副总研究师
单位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摘要:以Mg-Gd/Y系稀土铸造镁合金为研究对象,在大型航天舱体铸件砂型铸造慢速冷却的条件下,优化得到了具备低离异共晶相比例和较强时效强化作用的合金成分,有效解决了大型铸件因冷速慢、共晶相粗大造成的固溶态晶粒粗大、本体脆化的问题,实现了大型铸件组织和性能的均匀化、稳定化控制。
● 镁铝合金树脂砂铸件在航空发动机及传动系统上的应用
报告人: 刘洪汇 总工程师
单位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摘要:对于β凝固合金而言,添加B并形成颗粒状或短棒状硼化物可以有效阻止晶粒长大,实现上述目标。但若硼化物呈弯曲长条状,则限制晶粒长大的作用有限,且构件服役过程中条带状硼化物有可能成为裂纹源。我们针对两个具有重要工业应用背景的TiAl合金中弯曲长条状硼化物的形成条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 铝、镁合金铸件在航天惯性器件上的应用
报告人:张强 铸造车间主任
单位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十六所
摘要:航天产品惯性器件用于武器导弹系统、火箭、飞船等的定位定向,惯性器件关键结构件大量采用铝、镁合金铸件。本文对惯性器件结构件铝、镁合金铸件的发展状况,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攻关情况,对铝、镁合金铸件的要求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对航天用惯性器件铝、镁合金铸件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