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高考“00后”成了绝对的主角,考生人数1031万人,各地高考填报志愿已经结束。作为近几年的热门技术,3D打印和大学、科研院所密不可分。
3D打印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已经应用于医疗、教育、汽车、航空航天、文化创意、建筑等众多领域;GE、波音、空客、戴姆勒、沃尔沃多个国际知名企业也在加速发展3D打印技术。预计2020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将由2017年的159亿美元增长逾1倍至35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1%,发展势头迅猛,应用前景广阔。
国内3D打印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以下盘点了国内大学中20多个可以从事3D打印的专业、13个著名3D打印研究团队、70多所具有3D打印相关专业的大学、50多个3D打印实验室/研究所。
国内可从事3D打印的专业
3D打印材料研发类
大学相关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工程、生物材料等等。
3D打印设备研发类
大学相关专业:电器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制造工程、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等等。
3D打印服务支持类
大学相关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工程等等。
3D打印应用类
大学相关专业:工业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外观设计等等。
国内著名3D打印技术团队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北京)
以“中国3D打印第一人”颜永年教授、国家千人孙伟教授及其团队为代表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安)
以卢秉恒院士及其团队为代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以王华明院士及其团队为代表。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
以史玉升教授及其团队为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教授曾晓雁领导的激光先进制造研究团队,张海鸥教授夫妇及其团队
西安工业大学(西安)
以黄卫东教授及其团队为代表的西北工业大学激光制造工程中心。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
上海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卢宏斌团队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工程系
以姚山教授为代表的大连理工大学团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徐明恩教授及其团队额生物3D打印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杨永强教授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顾冬冬教授及其团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方向
王成焘教授及其团队
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学院
以陈继民教授为代表的北京工业大学在3D打印领域主要研究集中在医疗领域
中北大学——材料学院
中北大学材料学院白培康教授的3D打印团队
高校3D打印实验室/研究所
除了一些开设3D打印相关专业的高校外,还有一部分高校在相关的院系中设立了3D打印实验室,或者和3D打印企业合作成立3D打印研究所。
南通理工学院:3D打印技术研究所
深圳大学机电学院:增材制造与快速成形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家级实验室:国家“增材制造国家工程实验室”(在建)
国防重点实验室:国防“高性能碳纤维检测评价中心”(在建)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大型整体金属构件激光直接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与工程学院
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研究团队
数字化材料加工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北)
数字化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海鸥研究团队来自该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激光制造工程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工程系:高性能材料加工成型技术平台
华南理工大学:杨永强教授团队
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
浙江大学:浙江三维打印工艺与装备重点实验室
南京理工大学:增材制造实验室
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深圳市高机能材料增材制造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增材只奥联合实验室
西北工业大学:金属高性能增材制造与创新设计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理工大学:中德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智能增材制造技术与系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上海理工大学:增材制造国际实验室
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市3D打印技术重点实验室
空军军医大学:3D打印研究中心(第四军医大学于2017年更名为空军军医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三维打印装备与制造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先进制造研究中心
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与先进制造英蓝实验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光制造团队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工程中心: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快速成型制造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陕西省激光快速成型与模具制造工程研究中心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
辽宁省3D打印工艺及装备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分会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北大学:山西省高分子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吉林大学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3D打印创新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3D打印技术实验室
山东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快速成型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激光制造与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
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增材制造研究中心
“3D打印技术在我国铸造行业的应用与推广”专题于2018中国铸造活动周期间举办,吸引了大量业内人士参会交流,专家和参会代表就3D打印技术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热烈讨论,在行业内引起巨大反响。
10月28-31日,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2019中国铸造活动周将继续举办3D打印技术专题,邀请国内外3D打印技术专家作交流报告,探讨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2019世界铸造组织造型材料及工艺国际论坛、2019中国铸造工业展将同期同地举办。2019中国铸造工业展将邀请国内外3D打印知名企业现场展示3D打印设备及相关材料等;同时,展会现场还将围绕“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及推广”开展交流活动。
联系方式
会议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王云霞 女士
电话:024-25852311-307
邮箱:wangyunxia@foundrynations.com
展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王巧智 女士
电话:024-25611775 / 25852311-356
邮箱:wqz@foundryworld.com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王玉杰 女士
电话:024-25644943/024-25852311-395
邮箱:wyj@foundryworld.com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曹秀梅 女士
电话:024-25850149 / 25852311-356
邮箱:cxm@foundrynatio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