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年7月17日 13:30-16:00
地点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3馆/N3D12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铸造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承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协办单位
铸造杂志社
继成功举办了5届中国铸造科技成果交易洽谈会后,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将于2019年7月17日在上海举办第6届中国铸造科技成果交易洽谈会。会议旨在立足我国铸造业发展新机遇,充分发挥行业资源优势,全面整合创新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搭建产学研合作高端服务平台,促进相关院校及科研单位铸造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工作快速发展。本届会议将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压铸会议暨展览会”和“2019中国有色合金及特种铸造展览会”期间举办。
会议专注于铸造领域科研成果的市场推广与在行科研项目的合作研发,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注重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组织单位将在会议期间为提供科技成果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安排科技成果发布,并安排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到会洽谈对接。
成果报告安排
13:40-14:00
高性能铝合金铸件压挤铸造成套装备及配套工艺技术
李泽华 工程师 / 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高端装备轻合金铸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14:00-14:20
熔模铸造过程计算机模拟与工艺优化
许庆彦 教授 / 清华大学
14:20-14:40
高强耐热镁合金铸件及其工艺
陈荣石 研究员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14:40-15:00
高温钛合金精密铸造工艺与装备
寇宏超 教授 / 西北工业大学
15:00-15:20
超大规格高强铝合金电磁搅拌细晶均质铸造技术及应用
高志华 高级工程师 / 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5:20-15:40
基于光固化3D打印的单晶涡轮叶片快速精铸技术
徐文梁 博士 / 西安交通大学
15:40-16:00
铝合金挤压铸造及在汽车轻量化上的应用
姜博 博士 / 哈尔滨理工大学
成果单位介绍
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
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是我国的国家级铸造技术专业研究所,承担国内铸造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及优质铸件的生产等任务。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铝镁合金研究团队一直从事铸造铝、镁合金材料制备技术和液态成形工艺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在合金材料、造型材料、铸造工艺、铸造设备等方面均具有丰富的研制开发经验,且具有多年的优质铝、镁合金铸件铸件开发及生产经验。所开发的多种优质铸件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在多个国家重大工程及军工重点武器型号中得到应用。团队目前拥有研究员5人,高级工程师12人,工程师6人,近5年来申请并主持实施军品配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省、市科技攻关等科研项目二十余项。目前,团队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辽宁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 项,二等奖3 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 项。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于2012年12月正式组建,由原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原机械工程系材料加工学科组成。学院瞄准材料科学前沿和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注重学科交叉,形成了材料微结构及表征、计算材料科学及工程仿真、材料制备工艺及加工工程、新型信息功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再生医学及仿生材料、极端条件材料等有特色、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研究方向。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镁合金及其应用创新课题组由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现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镁合金材料及应用学会副理事长陈荣石研究员任学科负责人,目前拥有成员2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6人。团队已在镁合金及其应用领域完成或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国防科工局军品配套、军工型号及企业委托等各类项目三十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和学术会议已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总计被他人引用近三千次,已申请或者已获得授权专利30多项。研发的新型镁合金变形材已经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和国家军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功在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天宫、嫦娥及资源卫星等多个重要航天型号上使用。针对制约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发的超大型、薄壁镁合金铸件,其内部冶金品质、力学性能、尺寸精度和铸件重量均完全满足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的要求,成功支撑两个型号的首飞及后续任务。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原铸造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建立起来,并发展成为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A类一级重点学科支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凝固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和核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现代凝固理论、材料精确成形和航空航天先进材料。实验室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国防重大材料技术需求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先进材料及其精确成形为主要技术方向,以科学基础、技术创新和工程化应用研究综合集成为主要学术特色。实验室在不断形成具有重大原始创新、高影响力理论成果、实现技术创新的同时,充分发挥在材料技术科学研究领域的综合性和集成性优势,提供从基础理论、新技术原理、材料设计、制备成形、成套装备到使用效能的完整技术方案。
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创建于1952年11月,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现有员工3700人,两院院士5人。建院以来共开展了6500多项课题研究,获科研成果4000余项,受权专利和制定国家标准1000多项。
北京市金属先进成形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从事高性能轻合金及其低成本复合材料先进制备、半固态精密成型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推广应用。围绕汽车、轨道交通、电子通讯、军工等关键产品的轻量化、高性能化和低成本化,中心多年来承担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军工配套等科研项目50余项,在高强铝合金铸件精密成型、大型铝合金铸锭组织细化均匀化精确控制、高性能轻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半固态成型技术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体系。中心建成了国内最大的铝合金半固态材料制备与成形工程化技术示范基地,拥有三条铝合金铸锭半连续铸造生产线和两条半固态成形生产线,成功开发了直径大于600mm高强铝合金铸锭、铝合金汽车卡钳、发动机增压器压叶轮、骨架接头等多种有色金属半固态产品。
西安交通大学
团队来源于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带头人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涤尘。团队基于该实验室在国内首先商业化的光固化3D打印技术,于2007年发明了空心涡轮叶片的型芯型壳一体化精密铸造技术,是国内外最早开展相关研究的团队。在2项国家973课题及3项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的支持下,团队突破了以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高温合金叶片为代表的复杂关键零件快速精铸技术,构建了完整的技术体系,拥有相关自主知识产权30余项。
团队通过人才引进与培养,建成了一支水平高、国际视野好、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已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青年拔尖人才1名。近5年,团队建立了型芯型壳一体化精密铸造技术小规模生产线,拥有各类铸型制造与铸造设备20余台,可成形涵盖高温合金、铝合金等多材料,涉及十余种类型的精密铸件。目前,团队已与中国航发、东方电气、中科院、沈阳铸造研究所、亚琛工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相关技术得到推广与应用。
哈尔滨理工大学
吉泽升教授团队依托于黑龙江省材料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和省铝镁合金精密成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长期从事铝镁合金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和先进精密成型技术的研究。目前团队聚焦汽车强量化关键承力件的一体化开发与应用,在先进铝、镁合金的压铸、挤压铸造及半固态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团队现有教授3人,讲师2人,博士及硕士研究生20余人。目前在该领域承担国家以及省市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铝镁合金压铸、挤压铸造和新材料开发方面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国际、国内会议特邀报告近20次,团队注重研究成果的产业化推广,目前挤压铸造产品已经在丰田多款车型的关键部位得到了应用,为吉利开发的转向节由铸铁的4.2kg减重至1.85kg,减重达56%。
联 系 方 式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联系人:曹阳
电话:024-25850105
024-25852311-206
电子信箱:caoyang@foundrynation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