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四届中国铸造产业集群年会”在我市召开。工信部、中国铸造协会、全国各地铸造产业聚集区地方政府及企业负责人等500余人齐聚一堂,深入交流铸造产业变革和绿色发展。泊头大力推进铸造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的突出成效,获得与会人员一致好评。
作为全国重点铸造产业集群地,泊头一直将铸造行业改造提升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今年以来,按照沧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泊头加快推进“六个一”工程,助推铸造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园区是承载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关系到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走势。为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泊头抓住省政府批复交河精密铸造园区纳入泊头开发区的机遇,聘请中机六院专家,编制绿色精密铸件产业园产业提升规划。同时,与新兴铸管初步达成共建精密铸造园区意向,引导优势龙头铸造企业、外地先进铸造企业向泊头开发区西区集聚,将泊头开发区打造成铸造产业绿色示范园区。目前,泊头开发区入驻铸造企业164家(东区入驻25家,西区57家,托管寺门村精密铸造产业园区82家),占泊头全市的54%;其中规上铸造企业62家,占泊头全市的63%。
产业发展离不开科学规划布局。由省工信厅、省铸协、河北科技大学等单位专家编制的《泊头市铸造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是沧州唯一列入省工信厅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编制名录的集群。在发展规划的指引下,泊头兴达、瑞恒、京泊等骨干企业先后购置五轴加工中心、激光切割机、中频感应电炉等国际高精尖设备300多台套。“瑞恒公司购置的10台德国哈莫五轴加工中心,相当于河南全省的总和;京泊公司购进2台德国玛泰克五轴加工中心,为我国首次引进……”泊头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短短几年时间,泊头先后培育铸造产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科技小巨人企业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20家。
为切实解决企业技改融资难等问题,泊头拿出1500万元资金作为铸造产业提档升级专项基金,按照企业整改投资额度及整改效果进行奖励。同时,设立2000万政银企产业引导资金,撬动金融机构资金2亿元,支持企业发展。
行业协会在规范和引导产业长远发展和科学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上世纪80年代,泊头就成立了铸造行业协会,并组织申报全国第一个“中国铸造名城”。同时,连续16年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先后获得铸件金奖50多个,打响了泊头铸造的知名度。近年来,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对铸造企业提出的新要求,泊头市于2017年成立了铸造商会。铸造协会、商会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搭建发展平台、提供优质服务、增强行业交流,推动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产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今年以来,泊头通过采取“政府搭台、协会组织”的做法,由中铸协定期派驻技术工艺、环保技术、产业政策等方面专家800余人次,为泊头市铸造产业整改提升提供智力和技术保障。目前,泊头已与中铸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中铸云商”平台,依托在建的铸造主题公园,建设集铸造文化展示、产品展示、在线交易、大数据分析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和市场拓展。服务中心建成后,中铸协专家集中至服务中心办公,让当地铸造企业享受更加便捷的服务。
随着“六个一”工程的加快推进,企业实力和产业影响力日益增长。今年以来,亚奇铸业、益升机械、宏昌机械分别被中铸协评为“中国绿色铸造示范企业”“中国绿色铸造企业”“铸造行业标兵”。金都金属、青峰机械、兴达车身等28家企业,被河北省铸协评为“河北省绿色示范企业”,河北省获此荣誉的企业共计52家,泊头超过半数。精航宇阀门、利盛铸业等10家企业被评为“河北省铸造行业六十强企业”。“六个一”工程为泊头铸造产业长远发展赢得了空间,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共赢。
下一步,泊头将继续以实施“六个一”工程为抓手,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作用,通过“绿色铸造双创活动”,加快传统铸造行业向精密、有色、高端铸造发展,着力打造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优、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管理规范好、具有较强产业配套和综合竞争力的现代铸造行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