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
11月16日,苏州国际博览中心A馆一楼会议室,2018中国铸造活动周开幕式和颁奖典礼之后,进行了大会报告,由潘复生院士和5位专家学者做了报告。
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工程材料技术研究中心潘复生院士作报告《铸造镁合金及制备技术新进展》,镁合金轻量化效果好,资源丰富,是国际公认的最具潜力的结构轻量化材料之一,其扩大应用对全球节能减排和缓解矿业资源危机有重要战略意义。但由于镁合金熔体质量不高、塑性较低、耐蚀性差、合金牌号少等原因,镁合金产品的应用量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为此,国内外对镁合金新材料和制备加工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开发了一批新的高塑性镁合金,部分铸造镁合金的强度可达350 MPa以上,同时塑性保持在10%以上。同时,开发了一系列铸造合金的晶粒细化技术,提高了晶粒细化效率和合金综合力学性能。基于上述技术的开发,铸造镁合金产品应用量有望在近几年实现大幅度增加。
潘复生作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郭景杰教授的报告为《新能源汽车氢燃料制取技术及其应用》,做了简单介绍后由其团队成员李新中代为演讲。介绍了工业制氢和氢气提纯的各种技术,提出了利用工业副产氢作为廉价氢源、膜分离法进行氢气回收和提纯,低成本制取氢燃料的新途径。系统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特种凝固加工研究所基于多尺度结构调控和氢传输优化,开发低成本、高性能新型Nb基滤氢膜材料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郭景杰教授作介绍
李新中作报告
西北工业大学黄卫东教授作报告《社会大变革时代与增材制造的角色》,总共从4个方面对变革时代和增材制造进行了解读和分析:1. 新技术爆发正在推动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2. 增材制造在这场社会大变革中的角色;3. 增材制造近期的一些重大进展;4. 增材制造——一个宏大的新世界刚刚展现一抹晨曦。
黄卫东教授作报告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公司单忠德研究员作报告《数字化无模复合铸造装备与智能绿色铸造工厂研究》,为实现单件小批量复杂铸件的快速制造,发明了无模复合铸造成形新方法、新技术,不用木模、金属模等模具,直接数字化挤压切削及3D打印制造多材质复合铸型,推动传统铸造生产模式创新发展。
单忠德研究员作报告
欧区爱铸造材料(中国)有限公司亚太地区副总裁Bernhard Mueller 作报告《 德国视角下铸造行业协同创新的挑战》,从创新角度介绍了德国铸造企业在全球市场长期稳定引领发展的原因。指出创新压力在汽车行业和机械行业特别大。为了保持领先地位,企业需要正确的理念并能有效地实施。技术进步需众多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协调发展。
Bernhard Mueller 作报告
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的邱壑作报告《绿色铸造与智能化生产》,通过对明志科技组芯造型铝合金铸造生产智能化实践的介绍,说明组芯造型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体现出冷芯盒精密组芯造型工艺的铸件尺寸精度高、布线简便多样、浇注工艺灵活、生产效率高、芯砂可接近100%完全再生、经济环保等优势,是一种具有广泛发展空间的提升铸件质量且绿色环保铸造技术。
邱壑作报告
大会报告结束后,2018中国铸造行业创新发展论坛于11月16日16:00举行。参加座谈的嘉宾有:上海欧区爱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亚太区副总裁Bernhard Müller先生,韩国铸造学会理事Cho In-Sung先生,温州瑞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徐海登副总经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特种凝固加工研究所郭景杰教授。论坛由上海大学翟启杰教授主持。
Müller先生谈到,HA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潜力,所以这些年加大了在中国的投资,为中国的铸造企业提供最好的服务。环保是最大的挑战,也是机遇,倒逼企业改善生产环境。徐海登副总经理介绍了其公司在智能铸造方面从自动化、数字化开始逐步实现企业生产的智能化。郭景杰教授进一步阐述了智能化应该达到的标准。Cho In-Sung先生介绍了韩国铸造业的发展现状,在环保方面遇到的问题,以及在校企合作方面做的经验;年轻人不愿意从事铸造行业是个问题;另外,由于政治的不稳定性,韩国能源的价格不断上涨。
参会代表与嘉宾积极互动,嘉宾对提出的问题一一做了详细解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明日分论坛报告将于9:00在A馆一楼各会议室举行,聚焦前沿科技和市场热点,共探未来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