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News

中国古代铸造史研究分论坛在苏州举办

Source:
2018-11-19

2018年11月16日,中国古代铸造史研究分论坛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会上共有9位专家做了精彩的报告。

中国古代铸造史研究分论坛在苏州举办

华觉明先生做报告《失蜡法的前世今生》,着重介绍中国古代失蜡法及其工艺演变,以及它在现代的创新性转型,成为传统工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典例。

谭德睿先生作报告《中国古代铜器装饰技艺概述》,介绍了中国古代铜器装饰技艺,包括铸纹、刻纹、分铸法铸附饰、焚失法铸附饰、失蜡法铸附饰、镶嵌、包金、贴金、金涂(鎏金银、金银错)、铸镶红铜、表面富锡、糙面天然花纹、彩绘、宝钿、宝装、金银平脱、宣炉着色、掐丝珐琅、画珐琅、斑铜、乌铜走银等等。重点阐述表面富锡的三种技艺:膏剂富锡、擦渗富锡和液态富锡的研究成果。

南京博物院的万俐研究员作报告《陈璋圆壶与青铜文明》,概述了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三大标志是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国家的形成。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器工艺水平成就的是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文物。然而,青铜制作工艺的转折点是在战国时期,该时期出现了镂空铸造、燕尾式铸接、表面嵌错金银与表面刻纹等技术。这些代表青铜文明时代高水平新工艺、并集先秦主要技术于一体的青铜器——陈璋圆壶。陈璋圆壶是代表我国先秦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水平,是多种工艺于一体的典型器,是古代青铜文明时代技术发展、社会繁荣的见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煜研究员作报告《重读经典:从“安阳之范“说起——出土陶范科技研究回顾》,介绍了从1935年铁路工程师卡尔培克(Karlbeck)根据自己收藏的安阳陶范,对其质地、外观、用途做了细致的考察,写出了经典文献《安阳之范》(Anyang Moulds)以来,对商周陶范的关注就一直存在,但主要集中在对这些陶范本身的化学成分和,以及对其性质的讨论。盖顿斯、伍德以及谭德睿等学者都有非常经典的研究。近年来由于陶范的大量发现以及新的研究方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对陶范的材料、做法有新的认识,并已初步构建出从二里头到汉代,陶范技术本身的演进历程。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玲研究员作报告《随州文峰塔曾国墓地出土青铜器文物的工与艺》,焊接是器物不同部件之间连接成形的一种技术方式,是古代中国最早采用的金属加工工艺之一。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墓葬出土青铜礼器铸造除了合范这一基本成形技术之外,一些凸出于器壁的器耳、鋬等附件进行多次铸造采用焊接技术连接成形的技术方法,如铜罍肩部兽头与本体,铜甗挂箅钩与器壁,方鼎器盖与扉棱,以及铜盉本体与流的连接,降低复杂器物的难度,提高铸铜效率。

北京科技大学刘思然副教授作报告《欧亚大陆视野下的中国早期坩埚》,目前学界对于欧亚大陆青铜时代冶金技术交流的研究多从铜器入手,分析其形制、工艺与合金成分特征,但鲜有通过青铜生产操作链上的其他技术环节,探究不同地区的冶金技术面貌与交流情况。本研究重点关注中国二里头至商时期冶金坩埚,基于郑州商城、盘龙城、安徽阜南台家寺、殷墟孝民屯、牛河梁等遗址坩埚和炉壁的显微结构分析和模拟实验,初步总结中国早期铜冶金坩埚的工艺与材质特征,并与目前已发表的近东、埃及和欧洲同期坩埚进行对比,探讨早期冶金技术传播与本土化问题。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王汉卿教授作报告《“苏州片” 青铜失蜡铸造工艺复原的研究工作》,作为我国传统失蜡铸造的代表性工艺,“苏州片”以其成熟的技术制作的仿古铜器闻名于世。研究中通过对这一濒于失传的工艺进行复原,总结其工艺流程、技术要点、技术特征,提出了“刻版是关键、蜡片是核心、模版是基础”的观点,其范料、蜡料配方独特、贴蜡制范技艺考究、制作过程精密,具有历史、人文、经济、科技等多重价值。

上海博物馆的廉海萍作报告《金属盲芯在中国商周时期青铜礼器铸造中的应用》,在商周时期,部分具有耳、足的青铜礼器采用了盲芯,材质有泥质和铜质。在铸造青铜礼器之前预先制作盲芯,然后将盲芯放置在铸造青铜礼器的陶范铸型内,以盲芯上自带的芯撑与陶范铸型固定,在铸造青铜礼器时盲芯被包入青铜礼器的耳、足内,这种设置是因为锡青铜的结晶温度范围宽,青铜器应采用尽量保证器物各处壁厚一致的“等壁厚原则”,青铜礼器的耳与足内设置盲芯以保证耳与足的壁厚与器腹壁厚接近,从而达到减少青铜礼器铸造缺陷的目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邵安定研究员作报告《秦始皇帝陵园出土彩绘青铜水禽铸造工艺研究工作》,在中、西方古代青铜铸造工艺的视角下,对秦始皇帝陵园出土彩绘青铜水禽上发现的多种工艺信息和现象分别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彩绘青铜水禽为失蜡法铸造而成,其上发现的铜隔档、芯撑的设置、芯骨的使用、底部方孔、铜片镶嵌补缀工艺、流淌状多余铜、毛刷痕迹等工艺措施或现象,与公元前一千纪西方古埃及、古希腊的大型青铜雕像上发现的相关工艺较为接近甚至相同。而在中国先秦青铜器上却较为少见,表明其在铸造工艺上受到了西方青铜工艺的影响。但是,在整体铸造、芯撑材质及设置工艺、芯骨材质等方面又与西方古代大型青铜雕像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可能表明其在铸造工艺上又存在本地化特征。

Edit:全国铸造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