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国际形势复杂,贸易摩擦此起彼伏,对进出口铸造企业影响较大;国内环保督查回头看进一步让环保政策落实到位,严厉的环保政策加快了铸造业的转型升级;大数据、数字仿真等前沿科技的应用使新兴的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发展。
基于特殊的时代背景,让中国铸造企业清晰的了解国内外形势及发展变化,2018中国铸造活动周特邀潘复生院士及其他行业资深专家做大会交流报告,探讨铸造企业如何在当今复杂的形势下寻求更好的发展。
大会报告
2018年11月16日
苏州国际博览中心A馆102-107会议室
● 铸造镁合金及制备技术新进展
摘要:镁合金轻量化效果好,资源丰富,是国际公认的最具潜力的结构轻量化材料之一,其扩大应用对全球节能减排和缓解矿业资源危机有重要战略意义。但由于镁合金熔体质量不高、塑性较低、耐蚀性差、合金牌号少等原因,镁合金产品的应用量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为此,国内外对镁合金新材料和制备加工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发展了“固溶强化增塑”新理论,突破了传统强化方法损害塑性的瓶颈,开发了一批新的高塑性镁合金,部分铸造镁合金的强度可达350 MPa以上,同时塑性保持在10%以上。开发了熔体多重反重力过滤净化技术、熔体低成本无溶剂自纯化技术、熔体无溶剂合金化纯化技术等,熔体中Fe含量可以降低到20 ppm 以下,显著提高了熔体质量和铸件合格率。同时,开发了一系列铸造合金的晶粒细化技术,提高了晶粒细化效率和合金综合力学性能。基于上述技术的开发,铸造镁合金产品应用量有望在近几年实现大幅度增加。
潘复生 院士
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工程材料技术研究中心
博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镁合金、铝合金、工具钢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特别是在镁合金方面成就显著。创建了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带领团队致力于解决镁合金材料塑性差、加工成形难、纯净度低等关键难题,承担完成了一批重要的国家级项目和多个重要的国际合作项目,在高塑性镁合金、先进成形加工技术和深度纯净化等领域取得重要创新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4项,部省级科技一等奖1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45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130多项,制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0余项。
● 社会大变革时代与增材制造的角色
摘要:1. 新技术爆发正在推动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2. 增材制造在这场社会大变革中的角色;3. 增材制造近期的一些重大进展;4. 增材制造——一个宏大的新世界刚刚展现一抹晨曦。
黄卫东 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科技部3D打印专家组首席专家,国家智能制造重大科技项目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分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金属学科评审专家,3D打印领域世界首本国际杂志《3D Printing and Additive Manufacturing》编委。中国铸造学会前理事长,《铸造》和《China Foundry》杂志前编委会主任。
● 新能源汽车氢燃料制取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介绍了工业制氢和氢气提纯的各种技术,提出了利用工业副产氢作为廉价氢源、膜分离法进行氢气回收和提纯,低成本制取氢燃料的新途径。目前的膜分离法需要使用贵金属Pd作为滤氢金属膜材料。本报告系统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特种凝固加工研究所基于多尺度结构调控和氢传输优化,开发低成本、高性能新型Nb基滤氢膜材料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郭景杰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导,黑龙江省杰青。主要从事先进材料熔化、凝固与铸造成形的研究工作,在合金熔配理论和技术、包晶凝固理论与控制、电磁冷坩埚熔凝技术、滤氢金属膜凝固加工与器件等方面获得重大进展和重要发现。共负责包括国家“863”、“973”、国防预研、总装预研、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人才项目等项目50余项;共发表论文480余篇,其中SCI收录450余篇;出版专著7部;获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培养硕士生60余人、博士生40余人。曾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副理事长等多项学术兼职,创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特种凝固加工研究所,并任第一、二任所长。
● 数字化无模复合铸造装备与智能绿色铸造工厂研究
摘要:为实现单件小批量复杂铸件的快速制造,发明了更先进的无模复合铸造成形新方法、新技术,不用木模、金属模等模具,直接数字化挤压切削及3D打印制造多材质复合铸型,推动传统铸造生产模式创新发展。研制出数字化无模铸造精密成形机、砂型柔性挤压成形机、切削打印复合成形机以及3D打印成形机等系列化装备,解决了砂型/芯高效成形与形性控制、铸型铸件形性匹配与精确调控、高效高精成形装备与系统实现等难题。
单忠德 研究员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公司
现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副总经理、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总院集团技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荣获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等。主要从事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承担5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4部,获授权发明专利89件(美、日等发明32件)。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省部级一等奖各1项,成果在200多家企业获得推广应用。
● 德国视角下铸造行业协同创新的挑战
摘要:创新是德国铸造企业在全球市场实现长期蓬勃发展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德国,创新压力在汽车行业和机械行业特别大,而这两个恰好是铸造行业的两大重要客户群体。为了保持领先地位,企业需要良好的理念和新技术,同时也需快速有效地实施能力。现在,技术进步需众多企业紧密合作、协调发展,如有必要还需跟大学、科研机构密切合作。
Bernhard Mueller 亚太地区副总裁
欧区爱铸造材料(中国)有限公司
哈佛大学艾伯图斯化学研究所,哈佛大学全球执行领导团队成员。总部设在上海,在著名的高科技公司西门子取得成功的职业生涯后,于2016年加入欧区爱。从事过多年的内部咨询工作,尤其在业务和技术创新以及业务快速发展方面。
● 绿色铸造与智能化生产
摘要:通过对明志科技组芯造型铝合金铸造生产智能化实践的介绍,说明组芯造型技术,并通过与传统工艺相比,体现出冷芯盒精密组芯造型工艺的铸件尺寸精度高、布线简便多样、浇注工艺灵活、生产效率高、芯砂可接近
100%完全再生、经济环保等优势,是一种具有广泛发展空间的提升铸件质量且绿色环保铸造技术。
邱壑
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主要从事先进铸造装备的研究,有丰富的铸造装备行业工作经验。2015年建造了高度自动化的铝合金铸造车间,被评为“省级智能化示范车间”和“国家工信部绿色工厂示范企业”。
2018中国铸造活动周技术交流
大会报告
先进镁合金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2018WFO 铸铁、铸钢技术国际论坛
希望之翼-2018 压铸初创与成长型企业家发展论坛
中国古代铸造史研究分论坛
3D 打印技术在我国铸造行业的应用与推广
绿色铸造材料应用技术及设备
检测技术、设备及后处理
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交流
2018中国铸造活动周参会注册
方式一:关注“铸造快讯“微信公众号,菜单选择“活动周→我要参会”,进入会议注册系统
方式二: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会议注册系统
方式三:网页输入www.chinacastexpo.com,进入铸造活动周→会议注册
方式四:直接进入会议注册系统 http://hdz.chinacastexpo.com/
方式五:长按二维码进入会议注册系统
2018中国铸造工业展观众预登记
方式一:关注“铸造快讯“微信公众号,选择“工业展→我要参观”,进行观众预登记
方式二:网页输入www.chinacastexpo.com,观众中心→观众预登记
方式三:直接进入观众预登记系统http://reg.chinacastexpo.com/
方式四:长按二维码进行观众预登记
联系方式
会议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王云霞 女士
电话:024-25855720
手 机:13940361719
邮箱:wangyunxia@foundrynations.com
展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曹秀梅 女士
电话:024-25850149 / 25852311-356
邮箱:cxm@foundrynations.com
纽伦堡会展(上海)有限公司
王青 女士
电话:021-60361220
邮箱:kelly.wang@nm-china.com.cn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
王巧智 女士
电话:024-25852311-356
邮箱:wqz@foundryworl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