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冶金过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近日完成并进入试运行阶段。10月22日,校长魏先文、冶金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到基地考查,听取了工作人员介绍,并体验了VR炼钢生产过程,冶金学院及相关专业师生到现场进行了虚拟仿真操作和观摩。基地正式运行后,可以为冶金学院、机械学院、管工学院、电气学院、计算机学院的相关专业实践教学提供支持。
为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自2013年起开始冶金过程生产仿真实践教学项目的研究和论证,2015年得到安徽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立项,项目历时5年。目前,基地建有冶金生产虚拟仿真实训室2个、包括冶金过程虚拟仿真系统13套,冶金虚拟实验项目22个,以及冶金过程远程数据交互中心1个、VR教学实验室1个,可同时容纳115名师生开展相关实践教学活动。
冶金过程虚拟仿真技术是在融合信息技术和虚拟技术的基础上日益发展起来的,受到了世界钢铁协会、中国工业钢铁协会、中国金属学会等行业组织的持续关注。将该技术用于实践教学,可建成校内教学实习工厂,学生在基地身临其境,可对冶金生产过程进行多参数大范围仿真操作并实时产生模拟运算结果;同时,通过设备分解图、3D仿真等技术,实现对现场高危工作区域和黑箱设备的近距离可视化,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建设期间中国金属学会副秘书长赵晶,北京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相关专家到现场考察交流,对基地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基地交付完成后将对校内相关学院专业完全开放,进行相关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基地具备承办全国性冶金行业比赛及虚拟仿真大赛的能力,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的全国“炼钢-轧钢”仿真实训比赛将于2019年在安徽工业大学举行,专业类比赛将可全部在该基地完成。